病例快查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92|回复: 0

心理学家忠告:这种颜色被称为“抑郁色”,偏爱它的孩子,很 ...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1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3-1-13 12:5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世界因为色彩而变得多姿多彩、五光十色;人类因为色彩而变得美丽动人、魅力无限!

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色彩,并将这种喜好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当中,无论是衣服的选择,还是家具的装饰,都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。






不同的颜色折射出不同的性格特征

比如有些人喜欢黄色,这样的人性格外向,喜欢新鲜事物,上进心强,他们大多自信大方、学识渊博;

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喜欢粉色,喜欢粉色的人常常想让自己呈现出年轻、有朝气的感觉,不擅长向别人吐露心事,喜欢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。

其实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还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颜色,来判断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。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画画,在白纸上想画什么就画什么,画好后会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,然而涂的颜色可能会与实物不符:草图上红色;瓦片图上绿色;房子涂上黑色等。

尽管父母看后会进行纠正,但是下次孩子还会照样图画,正是这种对颜色特殊的“偏爱”,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性格是如何的,家长还可以通过颜色来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。






这种颜色被称为“抑郁色”

一般来说,蓝色代表沉稳、冷静和包容,紫色代表优雅,绿色代表活力,红色代表热情和张扬,这些颜色都分别对应着一种性格,而有一种颜色却代表着“抑郁、孤独、寂寞、沉重、神秘”,那就是黑色。

很多成年人都喜欢黑色,这种颜色看起来很酷,实际上可能是一种“抑郁质的人格”

在日常衣服搭配上,黑色是一种比较百搭的颜色,且永远不会过时。可对于孩子来说,如果小时候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,那家长就需要注意孩子的性格了,因为黑色实质上代表的是压抑。

就拿一望无际的晴朗天空和乌云密布黑沉沉的天空来对比,相信更多的小孩更喜欢晴朗的天空,因为晴朗的天空能让人们的心情平静下来,使人感觉很放松,而黑沉沉的天空,可能会无比压抑。

当一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,却喜欢上了最沉重的黑色,那么说明他的内心很有可能是压抑的或者正承受着极大的痛苦,可能是学习压力,也可能是生活压力,如果孩子的压力始终得不到释放,可那个会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
研究表明,患有儿童忧郁的孩子有时会伴有危及生命的行为,所以家长必须高度警惕,严密监护,以防孩子伤害自己,家长还必须请儿童心理医生作较长期的心理治疗。






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抑郁?

1、沉默寡言

如果孩子平时与父母、老师、同学很少说话,那么孩子的内心会非常孤独,会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,时不时会露出郁闷、悲伤、封闭自我的情绪,这就是抑郁最明显的一个特征。

另外,孩子如果遇到很好处理的事情,总是爱哭,父母也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变化,把孩子带离消极的世界,多带孩子出去玩。

2、闷闷不乐

孩子内向比较敏感,行为孤僻,不太合群,不爱与别人接触,喜欢独处,恐惧交友,多半是孩子抑郁了,家长要适当找孩子谈心,多与孩子沟通,必要时需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。

3、没有兴趣爱好

每个小孩子都是好奇的,对新鲜的事情往往会比较热情,如果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,说明孩子的内心是比较空虚的。

生活十分单调的孩子,会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,思想闭塞,情绪压抑,要是父母不加以引导,孩子可能会抑郁。






4、自卑心理

大多数患忧郁症的儿童,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视或虐待,心情压抑,使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,还有些孩子由于家长期望过高,对孩子管教过严,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,使孩子无法承受,从而情绪不佳。

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们各种能力上的表现,也应该让孩子拥有各方面的锻炼。只要他们能表现的有孝心,懂得去体谅大人,那么他们的未来就会变得很孝顺。

斯坦福教授所说:注重孩子早期教育与陪伴,是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投资!

优秀的孩子一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。在他们的背后,一定有一对有远见、有见识的父母。- END -


公众号
心理危机干预中心  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、培训和研究。企业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。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、开展心理危机与自杀干预服务。心理人才培养:心理咨询师、心理顾问培训。





邀您一起来学习
1、心理疏导职业培训
2、中级催眠师培训
3、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培训
4、【网课】心理学基础知识100讲

上海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简介



润物无声、万木欣生      新生乃“重获新生”之意,亦可理解为“开启新的生活”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将健康定义为:身体、心理及社会活动中的健康状态。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,还要心理健康、社会适应能力强。但长久以来,社会公众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普遍缺乏了解,甚至羞于谈及。
      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扎根于我国文明开放之都-上海,向全社会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,具体包括:普及心理学知识、培训心理服务人才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。
      我们的宗旨:
      设身处地、感同身受,真诚接纳、助人自助。

中心电话:4000 52 52 25   021-52 52 52 25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病例快查网

GMT+8, 2025-4-12 02:26 , Processed in 0.136926 second(s), 6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 Template By 【未来科技】【 www.wekei.cn 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